学习胡锦涛讲话 为加快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搞好服务
发布日期:2004-06-29 00: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6月2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结合市科技局确定的科技工作重点,加快实施“一号工程”、大力推进“工业兴市”,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高新处工作重点要落实政策措施加强科技和经济的结合,集成资源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强化服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好推动我市工业领域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一、工作中要树立学习、创新、服务三大观念
胡锦涛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依靠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认识的普遍提高,依靠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依靠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也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技的进步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要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科技管理能力(要善于借用外脑),才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一是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处里工作千头万绪,大家都很忙,这是客观事实。但要做到忙而不乱,忙而有序,单凭传统的工作经验是不够的。现代管理知识,是开启这一大门的钥匙,学习运用现代管理知识,综合协调,合理分工,抓工作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另外,经常碰到的随机不可预见的事务,要靠平时数据和素材的积累。二是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才能胜任科技管理工作职能,要提高办公自动化工作能力。三是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工作再忙也不能放松学习,不仅要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等知识,拓广知识面,增强工作能力。
强调树立创新思维、与时俱进的科技管理理念,在当前科技突飞猛进、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要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结合创建创新型科技局活动,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在具体工作上树立“大杭州、大科技、大合唱”的意识,更要在思想观念上建立长三角、大中华和全球化的理念。
公务员要树立为民服务的观念,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和工作作风。“立党为公”要有全局观念,为领导出谋划策,“执政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加强与区、县(市)的联系和调查研究,增强为企业和基层的服务意识,努力为领导当好参谋,为企业和科技人员做好服务。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胡锦涛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根本途径。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体制机制;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自觉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密切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我们在工作中要重视科学技术在制定发展规划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依靠科学决策、依靠科学统筹。同时也强调,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项目评审中,要充分利用外脑,比如软件项目可委托软件行业协会进行,工控项目可自动化行业协会进行。又如科技部各大主题专项成立专家组负责立项、评估、检查和验收整个过程,省科技厅的CIMS、纳米、商业电子化、制造业信息化等专项也都实行专家负责制。专家不是神,同样需要监督制衡。这样在工作中,我们不但可以从繁杂的琐事中得到解脱,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科技创新上来,又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科学决策。
现在单位里有杭州各高校老师挂职,我们要利用挂职老师的有利条件,不要流于形式,做点实质性的工作,充分发挥各校优势,我们的目的就是吸引学校的技术及人才资源到我市来,我市企业和产业的优势介绍给学校,再配合科技局的科技和经费资源结合项目产学研合作运作起来。企业有效益,学校有效果,我们的工作就有显示度。
三、注重创新,提高效能
胡锦涛强调,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推动整个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国家整个科技竞争力的显著跃升。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全局的若干领域,重点发展,重点突破,努力在关键领域和若干技术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在高新处日常工作中要体现创新,努力优化我市创新创业环境。以“信息港”、“新药港”建设为重点,实施“一号工程”,贯彻我市“工业兴市”战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电子信息产业以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软件业为重点,生物医药产业以生物工程技术、现代中药、新药研发为重点,集中科技资源重点扶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独创性技术和有规模、有市场的高新技术成果项目,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工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立项应更好体现WTO原则,重点支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支持通用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支持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加大科技难题招标力度,特别是行业共性技术的难题攻关。
加强科技创新创业的环境建设,对高新处就是对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作网牵好头,做好协调服务。公平公正地使用好孵化项目资助的种子资金。根据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实际,积极研究和探索各种功能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大企业集团结合产业发展创办各类孵化器,加快各区县(市)的孵化器建设和完善,积极引导高校院所创建科技园,构筑涵盖全市的科技创业服务孵化体系,加强科技服务业建设,注意发挥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更好地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加快我市孵化器建设和发展。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作重点是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结合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我市的实施,以“国家引导,地方扶持,企业为主”的运作机制,坚持“抓应用、促发展、创环境、见效益”的方针,将工作重点放在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开发体系,应用示范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从而促进制造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装备的现代化,推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