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索引号: 002489460/2020-06474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生成日期: 2020-10-22

杭州市科技局职能目标进度汇总表(三季度)

发布日期:2020-10-22 11: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分享:

类别

目标名称

考核指标

进展情况

职    能    目    标

科技扶持

配合开展“人才生态37条”落实情况“回头看”,探索构建人才政策全生命绩效管理机制;完善市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补助政策,完成6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补助;健全并实施国家、省重点研发项目配套制度。

当季进度

1.市万人计划:按照市委人办统一部署开展一轮政策解读和申报培训,正在制定、细化申报文件,按全市统一时间节点开展申报工作;2.根据实际研究制定2020年“115”引智计划评审方案,力争10月份完成立项工作;3.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统计局制定印发《杭州市科技型研发费用投入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杭科资【2020】72号);4.依据办法,按工作程度完成2019年度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财政补助方案测算,方案在提交局长办公会议审定后,我局下达补助计划,财政下达补助资金。5、完成2019年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市本级配套审核,制定补助计划提交局办公会议研究,目前正在财政会签。

累计进度

1.为积极落实“战疫引才、杭向未来”八项举措,对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的项目评审方式进行大胆改革创新,首次采用“云评审”、“云走访”、“云答辩”的评审机制,打破时空限制,与身处各地的申报团队负责人和成员进行全球多方多点位连线,最大程度上消除疫情影响,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得到参评企业、团队人才和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为肯定企事业单位在抗疫期间做出的重要贡献,新增3支抗疫专项团队,共有17家团队入选2019年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创历年入选数量新高。2.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切实抓好招才引智工作,对2020年市“115”引进国(境)外智力项目计划申报工作进行提前谋划,对外国专家到岗条件进行及时调整,共收到368个项目申报2020年市“115”引进国(境)外智力项目计划。根据实际研究制定评审方案,力争10月份完成立项工作。3.根据将要实施的市“万人计划”的要求,提前部署,积极谋划,做好申报培训指导的准备工作。按照市委人办统一部署开展一轮政策解读和申报培训,正在制定、细化申报文件,按全市统一时间节点开展申报工作。4.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统计局制定印发《杭州市科技型研发费用投入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杭科资【2020】72号);5.依据办法,按工作程度完成2019年度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财政补助方案测算,方案在提交局长办公会议审定后,我局下达补助计划,财政下达补助资金。6.完成2019年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市本级配套审核,制定补助计划提交局办公会议研究,目前正在财政会签。

累计完成

工作量

80%

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

1.在市重点科技研发计划中重点实施人工智能关联项目10个,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智能制造、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软硬件及产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2.实施应用场景建设工程,发布3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项目,在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城市管理、文化旅游、教育、金融、交通等领域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实现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杭州率先运用。

当季进度

1.7月,走访调研西湖区、余杭区、萧山区、滨江区人工智能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2.7月2日,召开杭州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议,会上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城市产业发展指数,杭州位列第三,潘云鹤院士、吴朝辉校长等专家围绕试验区建设发表了真知灼见,3.8月13日,召开杭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工作推进会,为余杭区、萧山区、滨江区、西湖区四个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授牌,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柯吉欣副市长对四个发展区建设提出要求。4..9月19日,陪同柯吉欣副市长出席2020中关村论坛,柯市长应邀在论坛上作了题为“杭州城市大脑和数字治理”的主旨演讲,介绍杭州城市大脑和数字治理经验。5.9月22日,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暨解决方案征集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征集杭州市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项目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主要围绕AI+医疗健康、城市管理、教育、交通、智能制造、园区等9个领域。6.筹备第二届中国(杭州)国际智能产品博览会、2020全球人工智能大会。

累计进度

1.2020年1-9月,在智能制造、智能软硬件等领域共验收“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架构下的数据支撑和应用支撑台”、“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器件级寿命周期管理和示范应用”等人工智能项目5项,预计下达财政资助经费1410.33万元,引导企业研发投入10439.9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4976万元,税收956.26万元,获得(包括申请)发明专利29件。2.2020年1-9月份,分别向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市直属各相关单位下发通知,征集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组织市直属各相关单位召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介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征集的范围和申报方式等,部署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共收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申报164项,其中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项目63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类项目101项。经专家评审、行政决策等程序,共有30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项目和50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项目入围。9月22日,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暨解决方案征集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征集杭州市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项目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主要围绕AI+医疗健康、城市管理、教育、交通、智能制造、园区等9个领域。3.根据省科技厅要求,开展 2020 年人工智能企业补正调查,完善省人工智能产业统计企业库,共有1700余家企业申请入库。经审核,共有314家纳入省统计调查范围。1-7月,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78.79亿元,同比增长9.90%;研发费用87.28亿元,同比增长14.79%;利润总额111.54亿元,同比增长20.69%;分别占全省的59.57%,73.87%和77.92%。4.制定《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和<若干政策>责任清单和职责分工》,推进工作落实,明确各单位责任。制定《2020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市直部门,各区、县(市)的任务和分工,压实工作职责。并将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年度建设重点工作纳入市综合考评部门职能目标,通过负面清单制度推进试验区建设。5.开展杭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建设工作,经自自主申报、专家评审、行政决策等程序,确定将余杭区、萧山区、滨江区、西湖区纳入“杭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培育名单,并召开杭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工作推进会。6.召开杭州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议,会上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城市产业发展指数,杭州位列第三,潘云鹤院士、吴朝辉校长等专家围绕试验区建设发表了真知灼见。7.8月13日,召开杭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工作推进会,为余杭区、萧山区、滨江区、西湖区四个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授牌,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柯吉欣副市长对四个发展区建设提出要求。8.9月19日,陪同柯吉欣副市长出席2020中关村论坛,柯市长应邀在论坛上作了题为“杭州城市大脑和数字治理”的主旨演讲,介绍杭州城市大脑和数字治理经验。9.9月22日,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暨解决方案征集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征集杭州市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项目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主要围绕AI+医疗健康、城市管理、教育、交通、智能制造、园区等9个领域。10.筹备第二届中国(杭州)国际智能产品博览会、2020全球人工智能大会。

累计完成

工作量

80%

疫情防控科研攻关

重点在检测技术和设备、药物和疫苗研发、临床诊断和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立项支持40个以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项目,下达科技扶持资金1500万元以上,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当季进度

完成第三批杭州市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项目评审和立项,第三批立项支持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冠肺炎疫情杭州健康码个推赋码引擎项目”等40个项目,经费734万元。

累计进度

1.会同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批项目,立项支持市西溪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疗体系的建立及其疗效评价的研究”、市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机制研究”等2个项目,经费400万元; 2.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部署,印发《关于征集2020年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科研攻关项目的通知》,围绕新冠肺炎防控检测技术和设备、药物和疫苗研发、临床诊断和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开展第二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项目的征集,并及时启动专家评审,立项下达“全自动一体化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等7项项目,经费合计670万。3.完成第三批杭州市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项目评审和立项,第三批立项支持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冠肺炎疫情杭州健康码个推赋码引擎项目”等40项,经费734万元。

累计完成

工作量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