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索引号: 002489460/2021-06079 文件编号: 杭科提〔2021〕47号
发布机构: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生成日期: 2021-05-07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6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8-12 16: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分享:

席端芳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第60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财政局和市经信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期间,杭州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坚持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全面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先进制造等创新高地,为杭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以科技企业为主体、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新生力量、以在杭高校院所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阿里云、海康、贝达药业等一批科技企业获批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获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和国家科学技术奖。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建设通过验收,之江、湖畔、西湖、良渚四个省实验室浙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均已开工建设。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5%。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329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30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杭州排名跃居第25位。

2.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充分运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北航杭州高等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国家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中电海康集成电路平台(青山湖)等重大科学装置(平台)建设进展较快,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际科创中心、中法航空大学等高端科教平台相继布局推进。

3.构建全域创新格局取得新进展立足全市域创新发展“一张图”“一盘棋”发展目标,以建设省全面创新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动力,支持杭州(滨江)高新区设立富阳合作区,拓展创建世界一流高新区发展空间;推进临江国家高新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打造具有科技内涵的现代产业体系;合力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4城8镇硬核科技产业平台,加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与创新活力迸发;科技创新率先纳入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任务,合力建设G60科创走廊和杭州都市圈,提升杭州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

4.“高精尖缺”人才引育不松劲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人才新政及配套服务细则,连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育计划,加快建设西湖大学等一批高端人才落户平台,争取试行外国人才来杭工作便利措施,基本形成了社会认可度较高、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和各类科技人才来杭创新创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境条件,人才净流入率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2020年,杭州全市人才总量达285万人,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才5.5万人、外籍人才3万人,杭州已成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资金落地重要基地

5.创新创业体系持续完善始终把建设国内一流科技创新创业体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连续出台推进双创升级新举措,在创新扶持、创业辅导、金融服务、产权保护、审批改革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涌现了阿里系、高校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在加快培育科技企业梯队、发展政策性科技金融服务、推进互联网大众创业、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等方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制度和模式。2018年,杭州获评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城市示范(2015-2017年)第一名。2019年,杭州成功举办全国双创周活动。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杭州的科技发展将充分展现国际“创新活力之城”、全国“重要窗口”、全省“头雁”风采,聚焦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布局,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建成区域科技创新创业体系完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特色领域科技创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1.持续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杭州战略导向,加快引进建设若干重大战略性、基础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载体,探索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作机制。加快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法航空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北大信息技术研究院、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等建设,打造一批链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服务杭州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科创平台,加快形成自主创新原动力。全力支持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西湖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支持在杭省属、市属高校、科研院所聚焦特色学科和专业,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创建国内一流高校、一流院所。

2.聚焦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布局整合在杭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资源,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在智能计算、极弱磁场、工业物联网、大脑观测及脑机融合等领域谋划建设若干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支持之江实验室建设智能计算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计算创新高地。合力推进西湖、良渚、湖畔等浙江省实验室布局建设,加强生命科学、量子信息等交叉学科建设和基础学科研究。支持钱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军民融合的柔性科技创新高地。加强国家视频感知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中电海康自旋电子与集成电路系统实验室、阿里巴巴数据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等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用好国科大杭高院平台,积极引进符合杭州创新发展战略导向的中科院研究所。

3.加强前沿核心基础科学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发挥国家省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创新领军团队领头作用,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计算、脑机融合、物联网等数字经济领域,脑科学、免疫和基因治疗、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特色原料药及药物制剂、精准医疗等生命健康领域,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技术依赖度较高的科学领域,以及量子信息、柔性电子、区块链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加强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布局,强化变革性、交叉性基础研究力争在数据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计算、脑认知与脑机交互、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量子信息、传感材料与器件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为国家科技振兴、区域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使杭州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4.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组织参与国家、省尖兵”“领雁”“领航等重大、重点研发计划,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杭州特色优势的数字安防、电子商务、通信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新一代集成电路等信息技术领域,在发展创新药物研发与精准医疗为标志的结构生物学、靶向药物、免疫与基因治疗、智慧医疗等生命健康领域,在柔性材料、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智能装备、集成电路装备、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重点领域,紧扣创新链和产业链中最核心、最前沿的卡脖子技术关键点,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战略创新产品,打造国家重要的关键共性技术主策源地。

5.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深化杭州市与浙江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机制,加快建设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合作项目。加强与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在杭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对在杭高校、科研院所及其教授专家、在校学生在杭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应用示范与创新创业提供有效条件保障,发挥他们对杭州创新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引领、成果应用示范、新兴产业培育等的强大支撑作用。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组织重大国际科研合作计划、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时与杭州企业合作,组织创新联合体在杭开展科研活动、成果应用给予积极支持。

再次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陈资博

联系电话:87060401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