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本网站,是否继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浙江省人民政府 | 杭州市人民政府 | 浙江政务服务网

2004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发布日期:2012-12-05 14:36 访问次数:42 信息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一、申报范围和重点:
(一)高新技术领域
1、电子信息技术
   微电子技术:深亚微米集成电路技术、移动通信电路及信息处理芯片技术、集成电路封装及测试技术,数字电视和数字音视频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业自动化、智能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计算机软件技术:嵌入式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中间件和构件技术及其应用,电子政务平台与应用软件,多媒体网络技术及应用,行业应用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信息电器网络互联软件。
    网络与通信技术:网络管理、监控及安全技术,增值网络服务平台和宽带综合业务服务与管理系统,宽带流媒体业务平台,IP网络视频技术,第三、四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微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无线局域网,高性能特种光纤光缆和光通信关键器件及设备。
服务业电子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电子金融、智能交通、远程教育、网上旅游服务、社区服务等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通过选择一批示范应用企业和组织服务业电子化重大关键及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提升商业贸易、文化教育、交通、旅游、社区服务等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其它信息技术和产品:新型多媒体技术及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具有智能、节电、环保等功能的新型家电,汽车电子产品,高清晰度数字彩电,数字播控设备和基于总线结构的智能化信息家电。
2、新材料技术
    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在纺织、电子、化工、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高性能产业用功能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新材料、信息电子材料、有机硅材料、新型催化剂及催化材料、功能膜分离材料、清洁生产精细化学品、新型包装材料、特种玻璃、新型建材、生物医学材料等研制与产业开发。
  3、生物医药技术
中药现代化技术: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创新药物,进行天然药物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生产工艺技术研究,采用现代技术改进中药剂型和制作工艺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实现中药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生物制药技术:研制开发生物基因工程药物,开发疫苗与针对艾滋病、肿瘤等疾病的快速诊断试剂与试剂盒,开发针对神经系统、肿瘤、病毒、心血管系统等疾病及免疫缺陷疾病的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类等药物,改进提高抗生素生产工艺技术。
化学药物: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速释、缓控释、透皮、靶向等新制剂,发展出口前景好、环境污染少的化学原料药和药物中间体。
医疗器械及其它:研制开发智能化、光机电一体化的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性能优良的医用、药用辅料及新型药用包装材料。
4、先进制造技术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设计制造数字化关键共性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面向大批量定制关键共性技术、CAD/CAE/CAM/ PDM/CIMS深化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针对行业和产品特点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和协同设计平台,研究开发符合国情的先进管理模式的ERP、CRM、SCM等技术,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工业自动化技术:流程工业自动化控制关键共性技术,基于动态生产需求的实时优化调度系统技术与应用,传感器与自动测量检测技术、数字控制加工设备与伺服系统技术、高性能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与装置。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开放式结构数控系统、先进适用型数控机床及专用数控设备、大型高性能工业装备、行业生产自动化成套设备,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装置和设备,精密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关键机械基础件,高性能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
(二)农业科技领域
1、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育种和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茶叶、蔬菜、竹业、水(干)果、蜂业、蚕桑、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组合)选育(或引选)技术,优质或野生珍稀种子种苗的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品种培育。安全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技术。
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新型生态种养模式的研究与推广;种植业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和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园林花卉和生态林产业的关键技术,名、优、珍、稀、野生花卉、苗木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生产和生态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技术。
名特优水产、节粮型优质型畜禽新品种引进开发,安全优质高效养殖生产技术及主要疾病检测、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含重要疫病、人畜共患疫病、寄生虫病的净化与控制技术),规模饲养环境综合控制、处理技术。
2、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和新型农业投入品开发
特色蔬菜和优质水果采后处理与加工关键技术;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安全深加工与保鲜关键技术与设备;畜禽、水产品的保鲜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农副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生物保鲜剂、高效酶制剂开发,传统发酵食品的菌种改良及优化工艺与安全生产工程技术开发;农副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混合发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及新产品开发;新型生物制剂,包括生物农药、动物疫苗、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杭州市传统农产品和食品产业提升技术关键与发展对策研究。
3、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标准化技术
    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督检测体系的建立和示范推广,包括主要农产品种子种苗、种畜种禽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及贮藏加工质量标准制(修)订、名特优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制订、种子种苗种畜种禽质量检验监测技术、农产品分级及质量检验监测技术,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和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等。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集成技术。
(三)社会发展科技领域
1、健康与人口
重大疫病、传染病的防治关键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常见危重疾病、多发病、疑难疾病如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精神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新技术;出生缺陷的产前筛选、诊断技术以及优生优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影像数字技术的新型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新技术、有效疗法及疗效评价。
2、生态资源、环境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围绕生态省、生态市建设和“蓝天工程”实施,开展生态与环境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推广;大气污染及噪声防治技术研究;水资源综合利用及保护、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和有毒化学品环境安全处理技术研究;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方法研究;以在线、快速、自动监测为重点的环境监测技术及设备;城建领域环保、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开发及应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用技术研究;人居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研究。
3、其他社会事业领域
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城市建设与交通道路安全与畅通技术、智能技术;城市地震灾害预测预报系统技术;防灾减灾新材料、新装备;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社会公共安全保障技术,工业事故与城市火灾防范及应急技术,刑事侦破与犯罪预防关键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在文教、卫生、社区建设等领域中的开发和应用。
(四)软科学研究
1、发展战略与规划
(1)“一号工程”有关的专题发展研究
(2)杭州市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
(3)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研究
(4)加强长三角科技经济合作,主动接轨上海的战略研究
(5)建设科技强市的战略研究
(6)杭州市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
(7)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8)杭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相关战略研究
(9)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的规划研究
(10)杭州城市形象宣传对策研究
(11)政府应付危机管理对策研究
2、区域经济与科技进步
(1)杭州在长三角经济区中的功能与定位研究
(2)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3)培育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相关问题研究
(4)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
(6)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相关问题研究
(7)第三产业发展中有关科技问题的研究
(8)杭州与相关城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比较研究
3、科技创新与创业
(1)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2)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研究
(3)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改善创新创业环境的研究
(4)加快科技孵化体系建设的研究
(5)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研究
(6)增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研究
(7)培育新型科研组织体系的研究
(8)引进国内外著名研发机构,增强杭州科研实力的研究
(9)有关科技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研究
(五)能力建设
1、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建中心旨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加速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技术支撑和优化的运行机制。
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及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农村信息化等农业创新能力建设
新农艺、新材料、新设备、新品种和新标准化体系在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中的示范与应用推广以及与农业信息网络有机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和网络关键技术,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
3、市医院重点专科专病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结合我市特色医院建设,培育我市医学科技优势,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开展重点专科专病科研开发和新技术的引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一批省内领先、具有显著特点的重点专科专病。
4、区域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以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倡导支持技术平台、数据文献和试验设备的共享,支持行业、区、县(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产业为特色,组织进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建设专业化的创新服务设施,支持依托特色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建立专业测试分析中心和研发平台,培育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支持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咨询、培训和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创办专业孵化器,支持建立国际企业孵化器,支持孵化器建立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创新创业支撑服务平台,为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创业服务。
二、申报对象
杭州市属(含县、市、区)的单位,均可作为项目申报单位。非杭州市属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市属单位合作并在市属单位实施的项目可联合申报。
三、申报计划类别
本次集中申报的是科研项目计划(A10、A11),高新技术研究项目(B10、B11),软科学研究计划(A20、A21),科技产业化计划中的火炬计划(C10、C11),星火计划(C20、C21),新产品计划(C30、C31),科技成果推广计划(C40、C41),其它计划项目另行公布。申报单位应根据申报项目情况在申报表上注明相应编号。(重点项目最后一位为0,一般项目最后一位为1).
四、申报方式和要求
1、本次项目申报,采用在杭州市科技信息网上下载申报录入软件,然后由申报单位录入相应数据,打印纸质文本和拷出相应的上报数据于软盘上的方式。软盘一份和纸质文件(申报表、可行性报告)一式叁份一起提交(杭州科技信息网上有使用说明)。
2、凡申请列入重点项目计划的,必须随申报表一起报送权威检索机构出具的申报当年的查新报告。
3、申报材料要真实、可行,一经受理,不得更改。
五、项目受理
1、市级有主管部门的单位,由主管部门做好推荐和汇总工作;无主管部门的单位可直接将申报表和可行性报告送至杭州市科技局。
2、各区、县(市)单位由各区、县(市)科技局做好推荐和汇总工作。
请各区、县(市)科技局和市级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项目审核和推荐工作,在申报项目纸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各区、县(市)单位申请重点项目计划的,各区、县(市)科技局必须在申报表上注明经费配套意见及匹配比例),并对项目进行汇总。申报项目汇总表一式二份,内容包括序号、项目名称、申报计划类别、申报单位名称,须加盖公章。
六、受理日期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申报采取常年受理。要求列入2004年第一批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申请,受理截止日期为  2003年9月25日。
受理部门: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受理办公室
地    址:杭州市惠兴路2号杭州科技大厦312室
电    话:87025452 87061059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