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速递〔2022.10.11〕我国科学家绘就全球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发布日期:2022-10-12 09:4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分享:

头条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近日,西南大学发布最新科研成果: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在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创建“数字家蚕”基因库,将我国家蚕基因研究推向设计育种阶段。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童晓玲介绍,为全面地反映桑蚕的所有基因组的信息,团队收集了1078份不同的材料,包括在中国各个地理区都分布的各个野桑蚕资源,还有地理种、实用种,以及家蚕最大的资源库突变资源,库中包含六百多份突变资源,这是目前能够做到的三代泛基因组里最大的一个样品收集,它能代表整个蚕的所有类群的基因组信息。据了解,有了该基因组图谱科学家们就像有了一本完整的参考书,今后能够按照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家蚕进行育种设计。

浙江

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张国捷团队近日在《自然-生态与演化》上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群体和多细胞生物在发育和演化上的相似之处,为将蚁群视为超有机体的理论找到了证据支持。研究团队以法老蚁和切叶蚁为模式物种,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蚂蚁个体进行微量RNA测序,分析蚂蚁个体发育分化的表达图式。研究表明,随着时间推移,蚁后与工蚁的基因表达差异逐渐增大,而同一品级个体间的基因表达则愈加相像。这一发现意味着蚁后和工蚁的品级分化与细胞分化类似,其形态发育会限制在特定的分化轨道上(分轨化或渠化)并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进。

国内

1.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郑泉水院士、吕存景副教授团队在超疏水表面冷凝液滴高效弹离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实现冷凝液滴均匀、极小尺寸自发弹离的全新思路,即超疏水薄壁栅格(TWL)表面。实验表明,冷凝液滴一旦生长到约栅格尺寸大小,就会以100%的概率通过自发合并弹离表面;最大液滴半径被限制在16微米,比此前报道的35微米缩小了一半多。理论研究进一步揭示,有望通过缩小TWL的尺度,比例性地实现更小、甚至纳米尺度的液滴均匀弹离。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郁金泰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程炜团队,在一项纳入30余万人群队列的研究中发现,抑郁症可增加51%的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而其中积极治疗人群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显著低于未治疗人群。研究人员首先以健康人群为对照,发现患抑郁症人群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增加了51%。随后将人群限制在4万余名抑郁症患者内部,对比了采取抗抑郁治疗和不采取治疗人群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发现采取抗抑郁治疗人群的发病率降低了31%。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生物精神病学》。

3.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潘力佳、施毅教授团队在电子皮肤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电纺自组装微金字塔阵列膜,该膜具有超薄、超轻、透气的结构及良好的光、热、力、电性能,赋予舒适型贴合皮肤器件在日间辐射制冷、压力传感和生物能收集等领域优良的性能表现。在一个标准太阳光强度下,金字塔结构具有优秀的辐射制冷性能,该结构织物可将皮肤周围的温度降低约4 ℃。所研制的压容-摩擦电复合传感器兼具高灵敏度和快响应时间。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4.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10月9日上午,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中国巨树科考队发布了目前“中国第一高树”云南黄果冷杉的准确高度为83.4米,同时发布了巨树等身照。据介绍,本次科考使用了国际测量巨树的“金标准”——攀树直接测量法,即人工攀爬到巨树顶端,确定最高树梢之后,将金属卷尺从树梢放下至地面测量。经过多次测量,科考队最终得出该云南黄果冷杉树干中心最低点到树梢高度差为83.4米,相当于28层楼高,成功创造了中国巨树新的攀测和采集纪录。

国际

1.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陈忠伟院士、余爱萍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王新教授合作,在电催化流动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催化CO₂催化转化的新型流动电解池,利用CO₂饱和的全液相阴极液对流流经多孔电极,原位生成气液固三相界面,减薄传质边界层,同时提升碳源、电子、质子和产物的传递转移,实现了超高产物收率,构筑了商业应用和基础研究之间的桥梁,为大型电化学转化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Energy上。

2.美国东北大学科学家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形式的高密度硅,并开发出一种新型可扩展的无催化剂蚀刻技术,能将这种硅制成直径为2—5纳米的超窄硅纳米线。据介绍,传统硅的带隙为1.11电子伏特,但新型硅的带隙为4.16电子伏特,创下世界纪录。超宽带隙意味着该材料需要更大刺激才能导电,也表明其可在高功率、高温和高频下工作。用这种新材料生产的硅纳米线将适用于电子、晶体管、二极管和LED器件等领域,有望给半导体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3.俄罗斯科研人员与日本、以色列科研人员合作,研发出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生物相容性“智能”聚合物材料(聚ε己内酯),可广泛用于外科手术、细胞工程、再生医学等医学领域。形状记忆聚合物的一个特点是能够在温度变化时恢复原始形状。科研人员创建了聚合物分子结构计算机模型,在分子水平上改进材料的特性和制造技术。通过该模型,可以解释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也可以预测材料在合成技术或生物介质相互作用发生变化时的特性。研究成果发表于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4.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低成本的“风力收割机”,可捕捉微风般柔和的风能,将其储存为电能。该设备的主体由纤维环氧树脂制成,主要附件能与风相互作用,且由铜、铝箔和特氟龙等廉价材料制成。当“风力收割机”暴露于气流中时会振动,在薄膜上形成电荷,电荷从铝箔流向铜薄膜时,就会形成电流。实验显示,当暴露在速度低至2米/秒的风中时,该设备可产生3伏电压及290微瓦的电力,足以为商业传感器供电,让其将数据发送到手机或计算机上。相关研究发表于《机械系统与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