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很多高校正在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这些机构在集聚创新要素、推动科研成果上呈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和创新潜力。大力培育概念验证中心,将其作为杭州产业发展的先行军和风向标,对于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发展现状
2022年,杭州市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首次提出为培育一批具有高水平服务能力的概念验证中心,打造全国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之都,全市共认定15家机构为创建单位,并制定出台了《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同时,杭州市对概念验证中心进行了定义:概念验证中心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新型载体。
二、概念验证中心的实践探索
2019年1月,上海光机所与杭州市富阳区启动共建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9月23日正式揭牌成立,截至2023年,杭州光机所已获杭州市2019年最有影响力的十佳新型研发机构(与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达摩、西湖大学院等并列),获浙江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浙江省工程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共建单位以及杭州市优秀新型研发机构和光电功能材料概念验证中心等荣誉。
杭州光机所以“数据+基地+算法”模式为主板,专注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产业生态打造,加速技术—>产品—>商品的转移转化:
(一)专注于破题“1→10”。杭州光机所主要聚焦光电激光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领域,精准定位技术产业化,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筛选成熟的产业化技术成果或者“半成品”,以市场化为最终目的,帮助其在“死亡之谷”的悬崖边缘找准“起跳点”、提供“初始加速度”,架起“高科技”到“产业化”的桥梁,打通“科技到产业”的通道,加快科技成果熟化和转化效能,有效缩短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周期。
(二)专注于“选种”。杭州光机所设立了技术委员会和投资顾问委员会,由本领域国际知名学者、投资专家组成。杭州光机所聚集了一批最不像科学家的科学家,用辩证法的思维给项目团队进行“市场化洗脑”,着力培养一批CTO而非CEO的科学家。同时,杭州光机所在项目的选择上既关注团队技术的创新度和稀缺度,又以能否被市场接受为目的来进行甄别,包括应用场景、赛道选择、核心技术攻关等,加快项目由产品到商品的转化。
(三)专注于构建“科技天猫”的大孵化器模式精心“育种”。
以杭州光机所为基地,以孵化企业为“数据”,以“标准化”“模块化”“规范化”的孵化服务为“算法”,构建“内生态内部企业平台”“第三方服务机构平台”“产业资源平台”“外生态外部企业平台”“共性设备公共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六大平台的建设。光机所平台的专业团队帮助技术创业团队搭建好的合伙人体系、股权构架、融资、退出以及法务,借助市场化的各类生产要素与服务,扩大孵化服务的效率,提升孵化服务对创新企业发展的附加价值,促进实现产业链企业的高效“协同作战”,加速孵化企业从引进到培育再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同时,杭州光机所建立了多渠道投入、资本化运作投资平台,注重硬科技的专业性判断以及投后管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良性循环,促进技术、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
杭州光机所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体制上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探索不同类型的组建模式;机制上采取股份制、协议制、创投基金等方式,吸引企业、金融与社会资本、高校院所等共同投入建设;模式上“既不养人、也不养事”。把政府投入的运行费以“天使投资”方式,投资和吸聚全球科技人才和技术成果,进行产业技术孵化和创业孵化;引进的团队和技术项目完全按科技风险投资和市场方式管理,不再是以获得国家科研经费和人才帽子为目标;“非留即走”的淘汰机制不同于传统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编制下的“铁饭碗”,科研团队及所有管理人员都不再是“编内”人员。
经过三年的建设,杭州光机所面向全球光电领域已引进技术团队28个,形成近300人的创新创业团体(其中本科99人,硕士及以上103人)。已孵化26家创业公司,其中12家获得富阳区“5110”人才项目资助,近1/3数孵化企业完成新一轮创投或产业资本投资(累计超过10亿)。目前杭州光机所已获杭州市2019年最有影响力的十佳新型研发机构(与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达摩、西湖大学院等并列),获浙江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浙江省工程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共建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