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杭州科技特派员描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发布日期:2023-06-29 09: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分享:

在盛夏时节,通常是茶农修剪茶叶茶树,茶厂停工休息的状态。但是走进淳安县汾口镇,满山满垅、满山满坡,处处茶园碧翠。茶园里茶农正在忙碌采摘青叶,茶厂里正如火如荼地赶制茶青。

“不同于许多地方的茶企一年只开工一季,这里可以说全年都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90”后毛宇骁做科技特派员已经有7个年头,作为杭州市第九批科技特派员之一,在入驻汾口镇之后,他通过设备改造、技术改良,带动当地夏秋茶产业发展,将“三月炒茶九月荒”的摘茶制茶传统转变为“全年无休做茶忙”。据悉,在他的指导下,开展夏秋茶制作的茶园每亩效益至少提升了1500元/亩,同时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家门口”就业。

在杭州,像毛宇骁这样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他们作为新品种的推广员、产业振兴员、成果转化员,不畏严寒酷暑奔走在广袤的田野中,及时为农户解决生产中的燃眉之急,利用科技的力量,在田间地头播撒希望。

自2005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至今,杭州市立足项目化管理,强化组团式服务,推进全链条协同,采用“政府主导、科技牵头、部门联动、特派员服务”的方式,逐渐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杭州模式”,为乡村振兴聚合多元动力。

如今,这项科技兴农富民创新机制,在杭州展现出强劲生命力,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遍开的“创新之花”。据统计,18年来,全市累计选派9批1250名科技特派员入驻到淳安、建德、桐庐等12个区县(市)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市和区、县(市)两级特派员共申报实施科技项目1353个,项目经费达1.07亿元,培训农民175万余人次,有力促进共同富裕、助推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人才”,在杭州,一批批科技特派员团队扎根乡村,促进了先进技术成果的就地转化。他们通过实地指导、技术培训以及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多种形式,在良种选育、设施农业、节粮减损、农村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助推当地产业发展。

一颗覆盆子可以做出多大的文章?在杭州淳安县,答案出人意料。科技特派员、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孙健育成的覆盆子新品种‘浙覆3号’不但茎秆枝条无刺,鲜果还更鲜甜,解决了覆盆子生产中,锋利皮刺伤人的产业难题,已经在淳安县临岐镇及其周边推广超过100亩。

针对药用覆盆子采收过早没有产量,采收过迟药效不足这一问题,孙健在覆盆子主产区铺设了覆盖面积达600余亩的气象监测体系,建成气象因子预测指标成分积累的模型,进而为药材的采收期提供预测预报,形成了药材的智慧采收,使药用果产区覆盆子药材合格率达到95%以上。当前,临岐镇覆盆子青果干货产已经达到660余吨,占全国产量的将近一半,覆盆子价格还一度成为全国价格的“风向标”。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科技特派员共推广新技术1198项,引进新品种998个,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标准化宣(传)贯(彻)4.5万余人次,开发新产品、新设备40余种,解决系列技术难题1000余个。同时,依托科技特派员科研成果和技术,杭州市打造了一批农业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星创天地”,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展示科技成果,将成熟的农业适用技术,向周边扩散、推广和普及。

农村发展,最缺的是人才,农民致富,最盼的也是人才。“目前,新选派的第九批科技特派员来自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等21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一支高‘含金量’的科技队伍,共有博士学历42人,正高15人,副高37人。”杭州市科技局农社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提高服务质量,杭州市以需求为导向,适当扩大选派范围,打破单位选派界限,创新性地将参与积极性高的省级单位纳入选派范围。2005年以来,杭州市从省级高校、科研院所选派市科技特派员,省级院校人才占每批次选派总人数比例最高达到了60%,进一步充实壮大了科技特派员队伍的力量。

如何让优秀科技人才肯下去、想干事、留得住,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2019年,杭州市对沿用十余年的《杭州市科技特派员考核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新办法全面涵盖了特派员选派、工作职责、管理考核、专项经费等方面,以“项目+补贴+保险”形式,强化了特派员政策保障,并适当放宽了特派员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调动特派员工作积极性。根据办法,科技特派员项目专项经费从原来每年250万元提高到800万元,资助力度由每年5万元调整到10万元,生活补贴费提高到每人3600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优化科技特派员政策环境,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杭州市科技局农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