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被确定为“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产业营收为281.78亿元,同比增长15.2%。作为该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浙江省杭州滨江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实际需求,集聚高端创新平台、高层次创新人才等优势资源,不断完善优质服务体系,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特色发展。截至目前,全职服务队伍达382人,汇集服务机构62家,累计服务企业280家,成为杭州市2022年唯一荣获绩效评价“优”等次的综合体。
一、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一)加快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助力建成包括“超高灵敏极弱磁心脑磁成像测量科学研究装置”等在内的多台国内唯一、世界先进的科研仪器装备,其中北航“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可研报告现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省唯一新建大科学装置项目。该项目将面向医疗装备和芯片传感器等经济主战场,瞄准脑科学等世界科技前沿,建成全球面积最大、剩磁最小的超大型“零磁空间”。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协助成立白马湖实验室和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2个省级平台,推进北航杭研院等6个创新研究院提能,逐步构建了“1+2+6+N”创新平台体系。
(二)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聚焦优质企业培育,协助矽力杰、朗迅科技等13家企业成功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坚持龙头带动,支持“链主型”企业组建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和创新联合体,综合体已组建省级创新联合体3家、市级创新联合体15家;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已协助40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企业成功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企业提供创新券政策对接及合同登记备案服务,指导企业申请创新券补贴等服务超过40家次。
(三)高质量筹办各类主题活动。积极参与建设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联盟,凝聚200余家会员企业合力,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及创新成果的开放共享;积极举办集成电路产业活动,累计举办35场高峰论坛、研讨会等产业活动,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交流对接平台,加强产业间互动交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共举办6场长三角产业对接活动,逐步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长三角区域产业创新生态。
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一)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强化EDA公共技术服务,累计为瑞盟科技、旗捷科技等111家区域内单位提供各类EDA技术服务262次;构建流片服务保障体系,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流片渠道服务”,累计为艾诺半导体、优智联等82家单位提供流片服务193次;提高封装测试服务能力。累计为矽力杰、杭州国芯等108家企业提供晶圆测试(CP)、成品测试(FT)等全栈式服务210次;建设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已有82台仪器设备,为杭州国芯等25家企业提供仪器设备共享服务116次;加强集成电路IP库建设。建有基于可复用的集成电路设计IP库1个、主流工艺PDK库1个、图像质量评价数据库1个,累计为长光辰芯、芯格微等28家企业提供IP咨询等综合服务58次。
(二)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出台人才政策,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推动《杭州高新区(滨江)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5050计划”和“5151”人才创业协同计划等出台,为人才提供多元化政策扶持,支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持续加强产业人才培训与实训,累计举办30场产业人才培训与实训,大力培养集成电路复合型人才;聚力提升职教师资技能,累计开展 11场师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序推进人才招聘工作,已开展10场集成电路相关招聘会,共计120家企业参与,助力企业招人用人。
(三)推动企业引育与校企合作。大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累计推动富芯半导体等12个重大项目建设,8个项目正在洽谈中,协助市区两级引进集成电路企业60家;强化企业孵化能力,综合体集成电路会员企业达121家,集聚士兰微、矽力杰等上市企业10家,孵化培育集成电路企业18家。加快创新因素积聚、融合,实现企业经济发展平稳、健康、持续而进行的初步探索与尝试。全面促进校企融合发展,累计开展20场省内各高校、企业间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训,助推多家企业与高校形成战略合作。
三、积极打造特色亮点,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一)加强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加强运营机构自身建设,综合体运营机构累计形成知识产权1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软件著作权6项、制定发布团体标准8项,与浙江大学、米芯微等单位完成构建4个面向应用的系统芯片参考设计平台及其软件支撑平台;加大企业支持力度,协助企业形成知识产权460件,其中发明专利350件、软件著作权110件,积极与标志性大院名校开展深度合作,完成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共12项、形成成果50项。
(二)强化产业智库和品牌建设。推动产业智库建设,高质量完成《2023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15份产业研究报告及《集成电路产业丛书》(浙江卷),找出行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和短板,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提升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综合体发展水平提供科学参考;打造《天堂之芯》品牌期刊,目前已发布365期,期刊内容围绕综合体举办的活动、服务、培训、招商、行业资讯和企业宣传等领域,提高综合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打造高质量系列活动。全面厚植创新合作氛围,以举办品牌活动为抓手,培育形成极具活力的开放创新形态。举办“十链百场万企”对接活动,目前已在绍兴、宁波、衢州、丽水等地已成功举办4场,推动20个项目形成合作意向或落地实施;开展“芯机联动”对接活动,聚焦汽车电子、MCU、EDA、存储、数字安防、物联网、智能家居、仪器仪表等领域,已举办“芯机联动”对接活动20场,促成项目合作36个。通过高标准谋划特色活动,做好成果征集、常态化路演、需求挖掘、要素对接,促进重大科研成果落地,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高效协同。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