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能级创新生态“大圈”画定!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启动建设

发布日期:2024-10-18 09: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分享:

10月16日,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正式启动,钱塘将立足本地高校和产业资源优势,推进五大方面16项子行动,构建科技成果全域产业化机制。同时,《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若干扶持意见(试行)》在会上发布,为创新生态圈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的启动,标志着杭州四个高能级创新生态圈已全部启动,超额完成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任务。“杭州市副市长胥伟华在启动仪式上表示。

在加快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进程中,杭州今年全面启动了环大学、环重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建设,构建了“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协同创新机制。随着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正式启动建设,意味着杭州高能级创新生态“大圈”画定。

胥伟华希望,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在打造“教科人”“政校企”合作标志性窗口、推进高质量融合发展、深化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机制等方面,展现新优势,塑造新格局,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钱塘区孵化、更多优秀大学生留区就业、更多优质项目扎根发展。

“钱塘因产业而兴、因创新而进。”钱塘新区党工委书记、钱塘区委书记金承涛在启动仪式上说,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是落实“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高效配置创新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钱塘特色优势、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钱塘将落实《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方案(2024-2026)》《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若干扶持意见(试行)》,持续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新城与大学相互赋能,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

根据现场发布的《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方案(2024-2026)》,钱塘新区将围绕教科人一体、产学研协同的核心思路,以钱塘大学城为总牵引,构建“一核一轴驱动、一圈双域联动”的发展格局。其中,“一核”为高水平建设创新圈核心力量,“一轴”为高站位打造2号大街科创轴,“一圈”为高质量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

方案提出,到2026年,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以内的高校累计获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0个、技术交易额突破25亿元;全区R&D投入强度达5.4%,实现技术交易额230亿元。

此外,钱塘将成功孵化并落地100家由高校转化的科技型企业,引进超过400个校友经济项目,使校友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并力争吸引超过10000名区内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

为了保障创新生态圈建设的顺利推进,钱塘出台了《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若干扶持意见(试行)》,拿出真金白银,为提能造峰、平台载体、共享联合、专业服务四大类对象提供扶持政策,旨在通过精准的政策扶持,激发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

根据《扶持意见》,钱塘将对区级科研计划类项目、产学研类项目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万元的奖励,以鼓励高校和企业围绕钱塘主导产业开展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创业。

胥伟华、市科技局党组书记王歆与参会嘉宾共同启动了“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系列行动。

钱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的建设,新区将全力打造杭州市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先行区、全省重要的产业创新中心,力争成为全省创新版图的核心枢纽。钱塘将充分发挥高校、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形成创新合力,推动钱塘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迈上新台阶。

新闻多一点

在今年2月18日召开的杭州“新春第一会”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改革被列为深化改革重点工作的首项任务,构建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建设推进机制,被列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改革的首条任务措施。

3月1日,杭州市西湖区发布“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紫金港科技城推进计划,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为核心,将通过实施六大行动,联合西湖区两大高校、各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专家及社会力量,建立“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机制,建设“中国新型大学第一城”。

4月11日,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布环大设施创新生态圈行动方案,以国际零磁科学谷2平方公里规划区域为核心策源区,以智慧新天地、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智造供给小镇、滨萧特别合作园视觉智能园区等环绕区域为联动发展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形成宜创宜业宜居城市新空间。

今年5月底,杭州市余杭区发布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建设行动方案,未来在杭州文一西路沿线,将以之江实验室为核心,集聚创新生活,推动科研重器集群优势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胜势攀升,加快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蓄水池、成果转化首选地。


来源 |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