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召开环大学创新圈工作机制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4-04-22 15:4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分享:

4月19日上午,西湖区召开环大学创新圈工作机制座谈会,周扬区长参加并听取环大学创新圈工作机制情况汇报。邀请了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品芳,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金聪,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柳景青,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智库中心副主任姜佳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智库中心博士田媛元等各界专家领导为环大学创新圈建设建言献策。区领导俞晖、董威、区属相关部门、5个环大学创新圈相关镇街平台主要负责人参加。 

今年以来,西湖区提出打造全省的创新策源、成果转化首选地,围绕西湖区高校高能级平台,谋划布局了生产、生态、生活融合的科创“五环”。如何加快推动五环的高效运转,形成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如何建立一种工作机制发动圈内创新链、产业链、投资链、服务链相关社会力量,围绕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培育发展、科创服务、创新生态建设等工作,推动四链融合,形成“政府搭台、区校合力、多方参与”的环大学创新圈共建模式,实现成果共创、产业共育、发展共享的多赢局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会上,西湖区科技局局长刘劲卉汇报了环大学创新圈工作推进机制情况,提出了“公转+自转”的组织架构和如何统筹协调各个环大学创新圈公转方面给出了工作思路。灵隐街道和紫金港科技城围绕环老和山创新圈、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给出了清晰的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省市科技部门领导、高校、社科智库等各界专家积极发言,碰撞出思维火花。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品芳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创新圈建设,谈了市科技局的5点工作思路,提出了“科技即产业”“载体要服务于目标”“创新圈要资源集聚”“要有思路,更要有执行”等四个有深刻启发的观点。

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金聪从西湖区定位、政府与市场体系构建、科创要素导入角度剖析了其中存在的几对主要矛盾,指出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是做好西湖区环大学创新圈建设的关键,并对处理这些矛盾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浙江大学高校成果转化专家柳景青从“高校和政府的协作”、政府政策体系建设、做好产业配套服务、围绕重点项目出成果等方面指出了环大学创新圈建设的关键。

智库专家姜佳将提出政府要去了解高校的需求、企业的需求才能吸引这些力量和资源,导入到环大学创新圈的建设中。智库专家田媛元博士提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像“产业承载问题”“政府政策工具问题”“5个圈循环互动问题”“应用场景建设问题”等7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思路和建议。

周扬区长对参会代表和各位专家领导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对环大学创新圈工作机制所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区科技局和各个镇街、平台,会后要积极吸取专家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环大学创新圈机制方案。

周扬强调,西湖区的环大学创新圈工作要侧重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发展,全力实现科技成果在西湖的转化应用,全区要坚定不移抓好环大学创新圈工作,引导各方力量加入建设,融入产业投资、项目招引,取得实在成效,提升增量活力,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要有人干事

要全面引入高校导师、企业专家等各方面人才力量,组建工作专班、联盟单位,充分彰显影响力、协调力、创新力,全力凸显五大环大学创新圈的特色实力。

二、要有阵地

要整合资源要素,打造品牌阵地,展示西湖区环大学创新圈的规划抓手、组织架构、资源配置等能力水平,实现圈与圈之间的资源共享、各个圈内部的协调配合。

三、要有机制

要树立“边做边试边干”理念,探索出全面适应各个圈实际情况的工作机制,将各个圈打造成为精品典范。

来源:西湖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