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索引号: 002489460/2024-00111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生成日期: 2024-08-14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临平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8-14 16: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分享:

张爱洁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杭州市产学研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议》(临平7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教育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杭州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重要一环。近些年,省市科技和教育部门都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平台共享和机制创新,努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让更多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一、公益共享平台建设情况

(一)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始建于2002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发起主办,现已升级到3.0版(https://www.51jishu.com/),建成省市区三级、9个行业,开设交易、成果、需求、服务、活动和境外6个大厅,形成线上线下、有形无形、国际国内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体系,实现科技成果“应挂尽挂”、供需对接“精准推送”、中介服务“一网汇聚”、技术交易“规范便捷”、国际国内“双向互联”,形成“招、拍、挂、股、改、投”联动的技术交易模式。杭州市分市场发布职务科技成果信息4.5万项,技术需求1万多项、入驻服务机构40多家。

(二)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2023年始建的杭州市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支撑平台,由浙江火炬中心、杭州科创集团、西湖大学、传化集团和杭州师范大学联合打造,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主体协同、市场化运作、公益化服务的智能化交易服务平台,现已签约技术经纪人385名、培训成果转化员1000多名、合作创新协作员179名,开发成果转化大语言模型“智者大模型1.0”,入库科技成果50多万项,探索企业需求画像智能匹配新模式,形成“对接有资源、撮合有路径、模式有创新、服务有保障”的特色优势。

二、共享平台的建设困境

(一)建设容易推广难。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为例,其建设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科技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支持,可谓层级够高。浙江省每年组织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省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均参加活动周开幕式,举办“浙江拍”“挑战赛”、成果展、对接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可谓声势够大。专门成立伍一运营公司,先后投入上千万财政资金、推出一大批引导政策、外加行政手段加持,可谓资源够足。历经20多年推广应用,技术从1.0升级3.0版,覆盖范围从国内拓展到境外,可谓沉淀够深、视野够宽。但如今的平台知晓度、应用率如何,从您的自身体验就可见一斑。

(二)共享容易运维难。信息共享平台需要海量的信息库和真实的信息源,需要极度多维的标准化分类、极速搜索的智能化引擎、极其专业的高价值筛选功能。但科技成果有别于一般商品,是无形资产和核心要件。科研活动决定着企业发展方向,技术需求折射出产品缺陷命门,均属于商业秘密。真实需求信息采集就成为平台第一道难题。学校科研主要目的是发论文、求职称、作评价,而不是需求导向和转化目的,由此存在着产学研信息脱离的现实问题。需要平台实施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都需要极大的财力、人力、智力和算力支撑。

(三)起步容易生存难。虽然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成为现实需要,但平台发展同样面临着自身难以解决的两难境地。平台起步只要初始资金到位、团队组建到位、系统开发到位就可以,投入运营相对容易。但是建成后就会出现资源集聚、运营模式、赢利手段、平台维护等一系列基本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为信息共享平台仅体现在流量上,难以实现其经济、社会、市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公益类平台依靠财政经费投入,在难以体现平台价值的情况下,也难以持续稳定足额的高投入,容易出现经费投入有限或者不可持续、平台运营效能偏弱等问题。作为市场化平台不可避免地存在赢利需求,与用户形成利益分配、风险共存关系,难以得到用户的充分信任和信息支持,出现平台资源集聚度、共享开放度等问题。

综上所述,信息共享平台有现实需求,但存在着推广难、运维难、生存难的困局,需要持续探索破局办法,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实现信息共享、互利共赢。

三、探索创新的路径办法

(一)建立“供需荟”协同平台,突出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服务。在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服务大厅中嵌入开发,整合构建科技服务机构特别是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体系,帮助企业挖掘需求、供需对接、促成合作,配套性建立中介服务利益分享机制(不低于合作金额的5%)和贡献积分评价机制,促进中介服务和队伍建设,持续优化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生态。目前,“供需荟”协同平台已撮合项目280个、对接中项目84个、成果转化员1400余名。

(二)设立“安心屋”应用场景,实现高校院所职务科研成果的无忧交易。在资产云中上线职务科技成果“内控管理—转化审批—公开交易”全流程电子化通道,开展职务科技成果一站式汇聚、转化一站式审批、收益一站式分配、合同登记一站式办理、流程一站式监管,实行单列管理,不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减轻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对“国资流失”风险的后顾之忧。目前,安心屋已入驻在杭单位83家,发布科技成果2.45万项,实现转化1751项2.8亿元,其中经省科技厅审批通过的试点单位达20家,赋权成果达到488项。

(三)开发推出“智者大模型1.0”,打造智能化收集评价匹配平台。由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联合浙江大学团队开发推出国内首个成果转化领域大模型——“智者大模型1.0”。聚焦于成果转化领域,汇聚全球技术资源,构建企业智能画像、成果智能评价、供需智能匹配等专业化知识数据底座,采取强化学习和微调训练,加快解决真实需求征集难、高价值成果筛选难、供需精准匹配难的问题。实现以智者大模型为突破口,以机构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主体协同,立足杭州、面向全国、链接全球的技术转移转化新生态体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杭州“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四)组织系列化对接活动,推动产学研信息开放共享。市科技局每年从高校院所中聘请一批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担任创新协作员与企业结对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创建创新联合体,打通产学研用创新资源。钱塘区开展“博士入企”联结产学研信息。市科技局联合区县市举办“百名专家千项成果对接万家企业”系列活动;市教育局支持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技能名师工作室,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新兴专业群,联合市科技局每两年举办一届市属高校科技成果推介会等对接交流活动,促进高校院所、企业、机构间产学研信息共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产学研一体化开辟新路径。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

联系人:陈子法、王莹(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处)

联系电话:85255636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