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紧紧围绕“助企服务”攻坚要求,在全省率先建立企业创新容错机制,出台《杭州市萧山区企业创新容错管理办法(试行)》,联合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开设科创服务版块“创新容错”专项通道,全面优化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环境。该工作事项成功入选省委改革办2024年第二季度《“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典型案例》。
固化成果,建立创新容错机制
一是举一反三,出台管理办法。由区科技局牵头,多次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和执法部门联席会议,收集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主体的容错需求和高频执法部门的容错建议,研究出台《杭州市萧山区企业创新容错管理办法(试行)》,从制度上推进“一件事”到“一类问题”的解决,保证容错的严谨规范和公平公正。二是明晰界限,制定容错清单。将区内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及其科研人员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因非主观故意导致的5种高频情形纳入容错清单。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充分考虑主观意愿、创新条件、行为过程、后果影响等因素,严格甄别“创新失误”与“违规违法”的不同性质,对相关创新主体进行免责处理。三是全程可控,规范容错程序。根据管理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形成创新容错受理标准及办事指南,规定了从提出申请到审核认定的5个具体步骤和时间要求,明确容错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将申报和审核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容错认定的规范和公正。
主动发现,拓宽企业反馈渠道
一是深化科技服务,收集容错申请。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开设科创服务版块“创新容错”专项通道,面向社会第一时间收集容错申请,经过版块专员核准后,按照职能和流程移交至区科技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实确认,了解实际容错诉求。二是开展助企服务,掌握个性诉求。在常态化科技助企服务过程中,以走访调查、企业座谈形式,对企业当前面临的科技创新难点痛点进行摸排,厘清关键症结和历史原因,并借助区级助企服务专班力量和依托创新容错机制,推动失误、失败或未达到预期目标的科技创新活动问题得到实质解决。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核定容错项目84项,涉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高企评审、政策兑现和人才申报等各方面,撬动企业研发资金超过3400万元。三是积极搭建网点,延伸服务范围。依托“北斗七星”科创联盟基层法治监测点及相关院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党建联建单位等基层网点,进一步推进创新容错机制向科创平台、科研人员延伸推广,为新型研发机构、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松绑赋能”。
合力解题、温情监管,构建高效闭环机制
一是统筹协调,合力解题。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13个区级部门任成员单位的区级企业创新容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坚持问题处置跨层级联动、跨部门协同、跨事权集成。针对具体诉求,由相关部门成立“临时专班”,负责处置。如依托创新容错机制,区科技局会同区投促局、区审管办等部门,联合钱江世纪城管委会组织开展专家论证,对龙兴航电根据市场变化主动调整科技研发方向的行为做出研判,报区投促联席会议审议,对《招商协议书》相关条款进行调整,继续支持龙兴航电的创新发展。二是精准把握,温情监管。区纪委区监委深度介入,对容错清单不断优化和指导,针对一批因存在信用不良而无法享受国高企扶持政策的企业容错申请,经发改、科技、税务等部门调查及容错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决定在企业恢复信用后再拨付相应的扶持资金,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做好审慎监督,既敢于容错,也坚持有错必纠。今年以来,全区已兑现2022-2023年国高企资助资金1.83亿元,惠及企业836家。三是宣传引导,普法推广。聚焦企业涉法需求,由区科技局协同区司法局深入推进“云端普法”进园入企,宣传推广《企业创新容错机制管理办法(试行)》,引导广大企业和科研人员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助力科技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落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优化创新创业氛围。我区企业创新容错工作已先后获《科技日报》《浙江日报》等国家、省市媒体宣传报道。
下阶段,萧山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和工作部署,持续深化“民情双访”联系服务机制,加强助企服务陪跑攻坚,迭代升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科创服务版块,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提炼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梳理案例样本,通过部门协作和属地联动,进一步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试行企业创新容错机制,持续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扩大萧山助企服务美誉度,充分释放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快打造最优企业创新环境,营造优质企业创新生态。
来源:创新浙江、创新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