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企业“狂飙”!科技与温度结合,让未来触手可及!

发布日期:2025-02-26 14:1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分享: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窗帘,搭载情感感知系统的机器人管家已备好温度恰好的咖啡;独居老人的卧室里,柔性机械臂以恰到好处的力度轻扶老人起身;情绪低落的夜晚,陪伴机器人会展开仿生织物手臂,给你一个带着体温的拥抱…

这些曾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画面

在西湖交互机器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西湖交互)的实验室中

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杭州紫金港科技城,这家以“科技向善,造福人类”为使命的企业,正用柔性机器人技术重新书写人机关系的底层逻辑。

“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功能创新,更是对生命交互本质的理解。”西湖交互CTO李晓文博士说。

从实验室到现实

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之路

西湖交互孵化自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姜汉卿的跨力学实验室。企业技术实力的背后,离不开创始人姜汉卿教授的深厚学术积淀。作为固体力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姜汉卿教授长期专注于固体力学、材料科学及多场耦合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在纳米材料、柔性电子、机械超材料等领域收获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基于这些技术优势,西湖交互在智能康复领域展开深度布局,与行业领军企业Mateside达成战略合作。Mateside作为智能家用康复器械领域知名企业,长期专注于家用康复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研发智能康复器械和居家养老设备,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辅助护理、自适应康复训练设备等方向,通过新材料与AI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居家养老场景提供更安全、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从刚性困局到柔性破壁

安全与性能的完美平衡

未来智能机器人要真正融入人类世界,人机交互的安全性和成本控制是关键。当前市面约95%的智能机器人采用刚性结构,虽然在工厂、物流等限定场景发挥效能,却因安全风险与高昂的成本,难以走进人类生活空间。

李晓文指出:“机器人要真正成为人类的伙伴,必须具备类生命的交互本能——物理智能,而非依赖软件紧急制动。”如同人类触碰高温物体时瞬间缩手的反射弧,物理智能通过机械结构或材料本身的特性(如柔性关节、弹性材料)直接产生反应,减少依赖软件计算的延迟。

西湖交互自主研发的φA柔性变刚度机械臂,通过颗粒介质与超材料结构的协同设计,展现出“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力学特性。在极端情况下,机器人能瞬间变软,保护人类安全。

此外,柔性机械臂材质轻盈,相比刚性机械臂,对电机负载性能要求更低,大幅降低了成本,为机器人进入家庭、医院、康养等场景提供了可能。

从安全屏障到温度交互

柔性科技赋能人机共生

“机器人不应只是冰冷的工具,而应成为生活中能感知温度的可靠伙伴。”李晓文表示,“公司选择柔性变刚度技术路线,正是基于对‘人机共生’本质的思考。在物理层面,通过颗粒介质与柔性结构的协同设计,让机器人拥有‘应激柔化’的生物本能,这种物理失效机制比任何软件防护都更可靠。”

但安全只是起点,有温度的交互才是终极追求。西湖交互正在创造的,是能轻轻拥抱孩童的护理机器人,是能感知老人颤抖的助行伙伴,是工厂里会和工人“商量”着力道的协作助手。刚柔并济的哲学,本质上是对生命的致敬。

近年来

紫金港科技城深入推进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为企业打造“近悦远来”的发展环境

依托“西湖英才”政策,给予入选人才项目最高10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等资助。以西湖交互为例,企业成立初期便获得9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以及约182万元房租、装修补贴。

紫金港科技城已投用企业服务驿站,重点提供项目审批、工商注册、成果转化、政策辅导、金融投资、人才服务、法治维权、创业陪跑、知识产权、宣传展示等十大服务板块,一站式解决各类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推出特色金融产品,为辖区企业提供科技金融支持,缓解企业创业初期研发投入大、资金紧张问题。2024年落实为企办实事300余项,解决子女教育需求近20项,及企业资金需求近2亿元

“紫金港科技城将持续‘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送策于企’,在创业初期的政策牵引下,打出为企服务‘组合拳’,进一步为科技青年提供实习津贴、科研补助、成长陪跑、产业支撑、安心生活等全方位服务,让人才安心就业、成功创业、安居乐业。”紫金港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 | 美丽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