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高向新,拱墅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大会召开

发布日期:2025-03-14 15:2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分享:

3月12日,杭州市拱墅区召开2025年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大会。高校院所、高能级科创平台、科创企业负责人及海外高层次人才代表等300余人共襄盛举,擘画新质生产力发展蓝图,谱写科技强区崭新篇章。

会上,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38家标杆单位获评“拱创先锋企业”“拱创人才新锐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等10家研发投入头部企业展现硬核实力;杭州昆泰磁悬浮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新锐企业成为拱墅创新“生力军”;浙大杭州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等18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集中亮相,覆盖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在与会者的共同见证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人才主演的创新生态图景渐次清晰。

大会现场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浙大城市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杨波等10位行业顶尖专家为“拱墅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导师”。张晓华博士作为校企双聘“产业教授”与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签约,重点围绕新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同步进行的科创平台“伙伴计划”签约仪式上,区内高能级平台与龙头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结成战略同盟,并上台签约,推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创新,标志着校、企、科创平台、金融投资机构从松散合作向系统集成的模式升级,将传统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对接”模式,升级为“需求共研、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立体化创新共同体,为产业变革注入创新动能。

现场,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两大前沿领域,“生命健康产业人才科创共同体”正式成立。该共同体由华东医药发起,联合浙江工业大学、良渚实验室、杭州资本等力量,联动生命健康企业、创新机构和人才团队,聚焦创新药械、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成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开展“产业教授”互聘、研究生联合培养和产学研协同攻关。

此外,“‘智汇运河·智算未来’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此次大赛联合中欧中心、全息研究院、华东医药、顺丰创新中心等创新组织,围绕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生命健康、智慧物流、全球化协同创新等主题面向全球征集项目,将给予获奖项目千万级“大运英才”资助和各类落地服务保障,大赛将在6月底举办总决赛。

聚焦“降槛、扩面,育优、扶强”政策导向,拱墅区推出“人才引领发展20条+科创21条+N产业政策”政策组合拳,构建人才全生命周期发展和项目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周期赋能体系。

人才引领发展20条重点支持全球英才引聚、产才融合共促、市场融通聚力、平台能级提升、人才生态优化五大方面,重点实施支持总额最高超4000万元的“大运英才”项目和最高1300万元的市级以上海外创业项目支持。

科创21条将原有五大板块拓展为覆盖研发投入、主体培育、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及生态优化的六大维度。

顶格落实“三个15%”研发激励政策,财政支持力度空前。依托科创精微网格2.0服务品牌,运用数字化手段穿透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如春风化雨滋养企业创新根基,让科创种子在优渥生态中破土成林。

春潮拍岸千帆进,逐浪弄潮正当时。拱墅区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壮阔长卷,正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徐徐铺展。


来源 | 人民日报、创新拱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