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欧,前面这个人在干什么?”
“这个人正在阅读图书?”
“他在看什么书?”
“他在看《流浪地球》……”
38岁的易霖(化名)由于先天性眼部疾病导致全盲,如今是一名从事康复治疗的按摩师。
最近,他身边多了位“新助手”——小欧,一款AI智能眼镜。平日里戴上它,易霖不仅可以识别眼前的物品,还能在外出时提早察觉潜在的危险,极大提高了自理能力。
易霖是杭州联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汇科技”)研发的产品——Homer好马智能眼镜的测试志愿者之一。在杭州,已有像易霖一样的40多位视障志愿者,在小欧的陪伴下身临其境地“感知”发生在身边的场景,开启了全新的“视界”。
01 做最有“眼力见”的生活助手
“小欧其实是一款智能体产品。作为服务于视障人士的‘生活伴侣’或‘生活助手’,它不仅有智商,更有情商。”联汇科技董事长赵凡说,“我想,任何人都不愿意和一位没有‘眼力见’的助手长期生活。”
作为联汇科技结合Om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打造的全球首款专为视障人群设计的智能辅助设备,Homer好马智能眼镜的运作原理是,在一款加装了视觉摄像头的眼镜中嵌入“智能体平台”。当摄像头将看见的事物传导到云端,云端的“智慧大脑”便开始思考:哪些该提醒用户,哪些没必要提醒,哪些要详细提醒,哪些又只需要简单提示。
测试初期,小欧的频繁播报曾一度让易霖困扰不已。“比如‘右边3米店铺正在促销’‘前方1米地上有落叶’等,这些非必要信息很容易掩盖关键风险的提示。”易霖坦言,信息多了之后,有时候他要站在那里缓一缓,过滤掉无效内容再继续前进。
对此,联汇科技Homer好马智能眼镜产品的研发团队从数据训练、算法优化等方面入手,打造出了一个专属视障人士的多模态大模型。以易霖困扰的行走场景下的“核心信息要素”为例,大模型将“障碍物、交通信号、台阶”等设定为重要信息,“广告、植物”这类则标注成次要信息。有了“最强大脑”加持,与传统避障眼镜相比,小欧拥有了更为丰富的物体识别、属性标签以及时序画面分析能力,能够实时动态感知周围环境。
小欧的“眼力见”还在于其搭载的行为记忆功能。“智能体有自我纠正、自我学习能力,每位志愿者都可以训练属于自己的智能体。”Homer好马智能眼镜产品经理陈高云解释,比如针对有日常用药需求的用户,小欧在识别药品标签时,将优先播报特定的“用量”“药效”,久而久之它就能依据个性化的行为习惯,输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信息。
目前,依托于视障志愿者的测试数据及多次优化调整,Homer好马智能眼镜有望于今年上半年量产上市,到时将来到视障人群身边,帮助他们解决日常出行、生活、学习上的难题。
02 做智能硬件成为具身智能体
小欧并非横空出世。
早在2024年,联汇科技就依托大模型能力,构建了AaaS(Agent as a Service)智能体平台,结合先进的多模态AI赋能与高效稳定的万物互联,为每一个智能硬件设备赋予人类级别的感知、理解和决策能力。Homer好马智能眼镜便是联汇科技通过AaaS智能体平台推出的首款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产品。“不止是视障人士,在测试阶段我们惊喜地发现,其实不少记忆衰退、视力明显下降的老年人也有着这方面的需求。”陈高云表示,后续团队也将探索更多智能眼镜落地的应用场景,让更多人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
小欧的出现,也将是一个支点。
随着AaaS智能体平台智能硬件类型的不断拓展,不仅是眼镜,未来也许机器狗、无人机等智能硬件都将拥有强大的记忆、推理、规划等能力,覆盖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构建一个更加包容、智能的世界。
来源 | 滨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