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科技+金融 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6-17 15: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分享: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杭州市临安区以“科技金融”为突破口,构建“贷担保投”多位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探索出一条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创业动力不足”难题的新路径。今天的节目,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杭州康钡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钡电机”)的数字化车间,机器声轰隆作响,一台台制冷电机正逐步成型。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各类电机及制冷配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康钡电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已累计申请专利30余件,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更直接转化为融资优势——凭借核心专利技术,企业成功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获得了1000万元的融资支持。

杭州康钡电机有限公司副总裁 欧阳伟:如果按照现在的资金成本的话,,但是实际补贴下来,政府对我们一些支持,我们公司实际只需要支付1%的资金成本,所以对我们企业在壮大过程中还是有比较大的帮助的。

欧阳伟介绍,作为青山湖科技城重点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科技城管委会的精准对接下,顺利享受到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创新服务,成功将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转化为融资资本,破解了科技企业“轻资产、难抵押”的融资困境。

康钡电机只是青山湖科技城系统性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作为临安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青山湖科技城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科技和人才服务部部长 孔坚恒:首先是强化基金赋能,设立智能制造专项产业基金,重点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加速产业升级。同时我们进一步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产品,依托城西科创大走廊政策红利,探索了知识产权证券化、“护苗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最后是健全创新风险保障机制,通过试点科技成果转化保险、人才贷款风险池等工具,帮助企业降低研发试错的成本,构建创新风险补偿分担机制。

近年来,临安区紧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创业动力不足等企业成长突出问题,创新构建了“贷款贴息、风险担保、创业保险、基金支持”多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新模式。通过风险池基金、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多元化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从初创孵化到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精准金融服务。

为化解企业“融资贵”等难题,临安区科技、财政等部门联合银行、担保机构设立了风险池基金业务,用2000万财政资金撬动银行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上限4个亿的风险池基金贷款。通过银行、担保机构、政府部门三方风险共担的机制,解决了传统金融模式下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难题。

南京银行杭州临安支行行长 罗志明:风险池贷款跟常规的银行贷款(相比)有最大两个特点。一个是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因为通过风险池贷款,可以享受一定的政府财政补助。第二就是解决了企业的担保难问题,便于企业融资。

截至目前,风险池基金已累计支持企业186家次,发放贷款7.6亿元。

此外,针对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大、失败风险高的特点,临安区还试点推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保险和科技企业创业保险等创新工具。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保险为企业的研发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若研发失败,保险公司将给予一定赔偿,从而降低企业的创新试错成本。科技企业创业保险为浙江省内首创,由孵化园区运营主体为在孵企业统一购买,若被保险企业创业失败将得到创业赔偿,降低企业创业风险。

截至目前,临安区通过构建完善“贷担保投”多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保障体系,打造“金融智囊送千企”服务品牌,已累计帮助1200余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525亿元;创业险累计覆盖孵化平台4家、初创企业95家,获理赔企业2家;政府引导基金直投项目16家,累计投资达2.23亿元。

杭州市临安区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振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贷担保投”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风险池基金方面,我们将持续优化基金运作机制,壮大合作银行队伍,通过精准输血助力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在科技保险方面,我们将强化政策引领,进一步拓展创业险覆盖范围,同时推出技术研发、概念验证等创新保险产品,通过多维度举措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建设创新临安、打造区域性科创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 | 浙江经视